你該理解的關鍵字-正在顛覆所有零售業的D2C

Direct-to-consumer (D2C) 的意思是「直接面對消費者」,聽起來好像是另外一個商業名詞(Buzz Word),但是,到底有甚麼重要的?雖然可能是另外一個換湯不換藥的概念,不過我們還是仔細的找了資料做研究,才發現D2C會這麼夯是有原因的,並不只是個概念而已。

Direct-to-consumer (D2C) 的意思是「直接面對消費者」,聽起來好像是另外一個商業名詞(Buzz Word),但是,到底有甚麼重要的?雖然可能是另外一個換湯不換藥的概念,不過我們還是仔細的找了資料做研究,才發現D2C會這麼夯是有原因的,並不只是個概念而已。

除了大品牌積極導入D2C,造成極大的迴響(與收益)之外,D2C的思考方法還非常適合中小企業自創品牌,尤其是剛從自創產品起步還沒有什麼資源的小品牌。所以本系列就是想要介紹給所有的中小企業主知道什麼叫做D2C,以及為什麼我們覺得很適合小品牌操作的原因。

D2C與傳統的B2C差別在哪?

既然D2C是「直接面對消費者」,跟過去我們熟知的B2C*商業模型有甚麼不同呢?

首先,B2C的意涵雖然是直接對消費者,但並不是為了品牌得銷售策略,比較像是整體企業對消費者的銷售都可以叫做B2C。例如亞馬遜是B2C的創新者,他們就是提供產品的直接銷售,不管是當初的書籍還是現在的所有產品。亞馬遜要到很久才有自創產品的發生,一旦出了自創產品,他們就用自己的電商平台推廣,此時就比較像是D2C,像是電子書Kindle就是直接從裝置販賣書籍給消費者。所以,B2C比較偏一般論的企業對消費者的商業模型。

對小品牌來說,重要的可能不是商業模型,需要的是多多跟消費者接觸,以得到改進或是比較多的直接利潤。甚至對「體驗型」的小品牌來說,D2C更提供了多樣的思考方法來建立品牌事業。以B2C的角度來看D2C的差異,說來說去,最重要的還是消費者方面,尤其是消費環境的變化:

體驗、體驗、體驗

消費者現在希望多一點體驗,少一點比價的購買行為。根據網路報告Market Realist 顯示,Nike在2016年就發現了這個傾向,所以在每個專賣店中執行D2C策略,也就是讓銷售現場多一些體驗活動,例如現場使用客製化平台(Nike iD),就會有協助消費者進行網站的操作,也會擺放許多樣品刺激他們想要自己做一雙鞋子的慾望。這樣的D2C策略下讓店頭通路與電商銷售連結,結果多了50%的業績。

預估Nike在執行D2C策略後,銷量會越來越高

這部分的策略在高價產品(Premium Product)尤其適用,許多高價產品在電商沒有達成好的銷售成績就是因為沒有體驗的管道,而店頭就是提供此類經驗的平台,經由消費後東西可以現拿或是交給物流送回家中,都是非常好的體驗。

直接連結體驗到品牌選擇的D2C

另外一點是放在品牌上,許多品牌在建立初期非常需要消費者的回饋(反而不是找經銷商做大量交易),品牌需要找到連結消費者使用體驗的方法,此時D2C就是最好的策略,從快閃店、巡迴店鋪到特定場域的體驗環境,都是品牌可以思考的方向。

完全數位連結的體驗經濟

也因為數位銷售環境的成熟,許多消費者在店頭-或-電商通路的信任感已經很高,反而在店頭如果能夠使用一些數位銷售工具,例如累積點數或是促銷等等,讓店頭銷售更有魅力。數位資料庫也讓品牌操作能夠精準掌握消費者的行為特性,在特定的狀況下提供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