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Away 行李箱的網路總動員

行李箱在旅程中絕對不是個討喜的旅伴,除了裝東西之外,就很少人談論行李箱的功能了,更何況還有遺失或是毀損的風險。所有的行李箱廠商都宣傳自己是壓不壞的特點之外,非常少有其他的特色。Away的集客技巧就是將旅遊風格以網路社群進行推廣,不直接銷售產品,而是以帶Away行李箱能夠有多美妙的旅遊體驗來吸引消費者初步的品牌意識(Awareness)。
行李 = 無謂的負擔?

Away suitscase 在2015年創立時產品只有兩種:黑色與銀色的登機行李箱,售價皆在300美金以下。理論上應該放在大賣場或是超級市場的產品,Away卻使用電子商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提的D2C概念銷售。價格先不提,我們先看看產品面。行李箱表面使用了高級的德國製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跟高級品牌R牌相等,具有碰撞壓縮也能夠回復原型的特性。輪子也是使用日本製的高級滾輪。相同的高級行李箱普遍都在600美金上下,只有Away可以提供近半的售價。

絕妙品牌定位:我們是旅遊公司,只是剛好做了行李箱

行李箱在旅程中絕對不是個討喜的旅伴,除了裝東西之外,就很少人談論行李箱的功能了,更何況還有遺失或是毀損的風險。所有的行李箱廠商都宣傳自己是壓不壞的特點之外,非常少有其他的特色。Away的集客技巧就是將旅遊風格以網路社群進行推廣,不直接銷售產品,而是以帶Away行李箱能夠有多美妙的旅遊體驗來吸引消費者初步的品牌意識(Awareness)。

社群聲量逐漸強大之後,Away開設了線上雜誌:Here,這原本都是奢侈品的行銷操作方法,只是轉移到線上並且可以持續蒐集使用者的回饋,比單單印製實體雜誌還更有效果。還有線上廣播PodCast: Airplane Mode、標配Youtube頻道等等。線上無遠弗屆的追蹤方式,吸引「不得不旅行,但是跟Away一起卻非常不同」的名媛明星紛紛轉推,網路聲量居高不下。

與粉絲一起同慶!

如果有經營電商平台的經驗,最煩惱的應該是如何實現高轉換率,也就是蒐集的使用資料該如何使用比較好(當然是不違反隱私的情況下)。除了追蹤固定的廣告ID之外,Away也以終身保固為基礎,在整體購買過程中間反覆追蹤使用者的資料。這個資料除了傳統的描寫(Profile)之外,社群網站也是蒐集的標的。

我不是在旅行中,就是在打包。

在以上的網站中,只要按下一次,便會在其他網站中看到廣告投放。使用者在無差別攻擊的過程之中,因為廣告材料的多變性(旅遊、生活風格、產品),反而會對品牌提高興趣。但是只要成為他們的粉絲,轉貼圖片加上標籤#travelaway,就會有網路小編來帶流量。原先是來圈粉收割的品牌現在居然扮起了派對主人呼朋引伴,對於想要大量粉絲的社群主來說是求之不得的流量,買一個300美金的行李箱得到的粉絲搞不好比直接買300的廣告來得有效益,許多網紅看上這一點便瘋狂購入、拍照、上傳的自營聯名三部曲,互相加乘的效果。

說點認真的:資料。

小品牌在設立之初的客人基本上都是初期嘗鮮者,一旦產品的品質被認可採用,必定會帶來相當多的跟隨者,許多小品牌就在販賣過程中忽略了資料的重要性,覺得只要產品賣出去帶來業績就好。但是好的資料品質可以幫助品牌制定方向,並且採用與大公司差異化的通路策略(像是全線商店Omni Store等等)。決策品質就有賴資料是否準確。

所以,過去行銷業界有句「病毒行銷」,稱造成病毒般轉發就能夠造就產品大賣。現在資料=培養皿,有資料就能夠培養夠多的病毒,病毒越來越精準厲害。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說,最難決定是在:有也很好(Nice-to-have)與必定(Must-have)中間的猶疑地帶,有夠多的採購資料就能夠判斷是否購買。

資料,造成D2C與B2C的差別:重於行動,而非規劃。

追記

想要知道更多D2C案例嗎?請追蹤此標籤#D2C